關於簡報的那些事兒,筆記關於閱讀各式簡報設計書籍的技巧彙整與心得。
說明
懶人圖解簡報術
使用懶人圖解簡報,目的是為了讓使用者容易吸收。
因為在資訊爆炸下,必須要透過知識淬鍊,引起觀眾的興趣並且讓複雜的事情變簡單。
引起興趣是為了讓觀眾行動,才是有效的簡報,此外這種簡報的特性可以在不用面對觀眾的情況下,讓知識與理念透過簡報本身被傳播,所以要適當的文字量,理想的平衡是每頁 60 至 90 字。
簡報本身也是一場演出,過程要有起伏以扣人心弦,在述說現況與後果的過程,就要引起觀眾的興趣,最後提出目標與需求上,讓簡報結束在完美的峰終定律 (Peak-End Rule)。
簡報的過程要掌握觀眾的背景,並預測他們所恐懼與渴望的事情,以及可能提出的問題。
而這種簡報另外的特色就是讓複雜的事情變簡單,透過簡報的藝術,在架構、內容與排版上達成。
架構上使用 SCAN 的排版方式,SCAN 分別代表 Situation (現況), Consequence (後果), Aims (目標), Needs (需求)。
內容上要簡化術語,打破知識的詛咒,使用譬喻、故事與轉化,藉由對照與融合的方式,增進觀眾的理解 🐷🐷🐷
排版上,要使用分鏡的技巧來設計簡報,並且依照一頁一重點的原則,控制每頁的文字量。
圖表簡報術
圖表的類型:趨勢、比較、建議
呈現給觀眾「解釋型分析」而非「探索型分析」
Power BI 適合處理「探索型分析」,輔助剪報者進行「解釋型分析」的製作
視覺化報表 vs 視覺化簡報
不要直接用 PPT 做分鏡,直接用紙筆操作的美好
不要用立體圖,避免失真的圖形比例;少用圓餅圖,避免視覺的誤會